企业竞争优势三要素

企业竞争优势三要素

除了垄断经营、或市场一直处于卖方市场(一般不可能)外,企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占领三个要素中的最少一个角。

  • 更低获取成本
  • 更高品质享受
  • 差异化体验

更低获取成本

低成本优势的来源

  1. 规模效应,因为随着产品的产量提升,一些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。但当规模超过一定界限后,由于内部的管理架构变得复杂,内部资源消耗过多,又或者官僚主义等原因,又会”经济不规模”。
  2. 更低人工成本,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该项费用的占比较大。而单位人工成本往往与所在地域有关。
  3. 管理效率提升
  4. 营销效果增强,营销费用的作用就是增加销售量或者提高产品的溢价能力。
  5. 更低运输成本,往往在单位价值量的产品重量较大时,运输成本中的占比较大。若有便利的铁路、临港口等会有效减低运输成本。
  6. 更低财务成本,如负债率更低,或负债利率更低。
  7. 更有效率的生产工艺,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
  8. 更廉价的原材料成本,如大规模采购、自有原材料、自有燃料等。
  9. 税收优势,一些地方政府对某些行业相关的财政税支持或补贴。
  10. 产品具有转换成本,即负成本,如移动用户转用联通有负成本(买卡,通知好友,需要手机支持等)

低成本策略何时奏效

  1. 对于价格敏感、品质差距不大、差异化程度低的行业,低成本显得非常重要。如基础原材料行业:钢铁、有色金属、水泥、煤炭、石油等。
  2. 虽然产品或服务有品质差距,也有差异化,但客户觉得品质、差异不重要
  3. 产品的价值量太低(无法形成品牌效应),且客户在购买前无法识别产品的品质和差异化

更高品质享受

高品质难以被模仿的原因

  • 企业有技术壁垒
  • 若竞争对手将品质提高到相同水平必须付出更高的成本
  • 这一块的利润还不足以吸引竞争对手

高品质策略面对下游企业不一定奏效

如果企业面向的客户不是终端消费者,而是下游企业,那么高品质。下游企业在采购时可能无法获取消费者享受高品质的满足感(下游企业面对的可能是消费者,也可能不是),它需要考虑它客户愿意接受的溢价。一般说来,一条产业链上,越靠近终端消费者,企业通过高品质产生的溢价能力也越强

消费金字塔以及周转率

越高收入阶层对应的人口数量越少,从上而下呈金字塔分布。如果产品在定价时跨度过大,会使得消费群体急速减少。所以企业不得不考虑周转率的问题(由于消费群体减少,会降低周转率)。所以,定位高端的企业必须平衡定价与周转率,在其中找到最合适的盈利点

品牌对溢价能力的提升

品牌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是来源于两个层面:

  • 信息不对称,该类产品信息不对称越严重,品牌的力量对越大。
  • 产品价值量高,价值量越高会加强品牌的作用(如果选择不当会造成较大损失)

品牌溢价能力的强弱,通过对比同类产品的价格及利润率,可以判断出来
但若某些行业,可能尽量会品牌力量大,但却无法决定溢价能力。如房地产,消费者往往以地段、周边配套、价格、户型等作为主要辨别手段,品牌却往往不重要。


差异化体验

“差异化体验”与”更高品质享受”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: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,”差异化体验”会导致各种差异化产品或服务都会有一定比例的客户选择,”更高品质享受”会导致更多客户选择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。
差异化体验关键多与”体验”二字有关,常见的有食品饮料、烟草、医药、旅游、软件、广告、新闻出版等。
在考虑差异化体验时,投资者需要注意三点:

  1. 差异化是否能被竞争对手复制?如旅游景点作为自然资源,几乎不具备可复制性。而人造景点则不然。
  2. 差异化并不代表盈利能力,因为每个喜好圈子的消费人数不同,对价格敏感程度也不同,而企业成本也不同。
  3. 有时差异化和品质分不开,如苹果有独一无二的iOS系统,但同时也代表着高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