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存利润与分红
引言
公司现金分红后,股价要除权,是否等于没分?分红后还要缴纳红利税,是否没有好处还减少了投资者的资产?实际上,公司对利润的处理方式不外乎两种,留在企业内部、转出企业,两种各有利弊。如果利润留在内部,即更多由管理者而非企业股东决定,那么有可能利益不一致,不利于投资者。因为管理者更偏向于掌握更多资源,更希望坐进更大的办公室。
利润处理的主要5种方式
作为高流动性资产趴在账面上
主要以活期、定期、银行理财为主。虽然公司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保证运行,有时适当补充流动性是有必要,但这部分资产拖低投资者收益(利率低还要扣企业所得税)。鉴别流动资金配置是否过高,主要对比同业竞争对手进行横向比较。留存利润偿还债务
用留存利润偿还债务实际给投资者的收益为:
$$\text{债务利率} \times (1 - \text{所得税税率})$$
特别对于能获取长期贷款且利率低的企业更是削减了这部分优势,一些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甚至可以做套息。不过当然,有时候偿还一些”不得不偿还(得不到续借)”,或者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为目的的债务,也未尝不可。套息:例如发了大量4.5%利率的高等级债券,然后配置5%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。
参与再投资
企业将留存的利润用于扩大企业运营规模。但这部分的收益一般不稳定(未必能扩大收益或者持平),并且有时并不马上见效,如投资新的厂房和生产线,就需要等待投产后才能获得收益。回购股票
由于此时的市盈率理论上应已包括留存收益这部分,这会使得回购价格偏高。而且回购等于将这部分钱做了一笔偿还股权债务的操作,没有了再投资增长。利润用于分红
在A股市场分红有两种:- 送红股或转赠股本
- 现金分红
送红股或转赠股本
送转红股在股票市场通常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(特别是高比例送转)。但对于企业的运营而言,其实际意义除了使得股票交易时的流动性更好之外,并无其他积极的作用。此外,送红股还需按照股票的面值缴纳一定的红利税。
以资金公积转赠的股本,则不需要缴纳红利税。
现金分红
现金分红与送转红股不同,有一个将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的现金资产转移出表的动作,实实在在送到投资者的手上。现金分红有其独特的特点:
加杠杆行为
因为分红减少了企业的净资产,相应地就提高了负债率。锁定已有收益
如果企业利润的再投入收益低于现ROE,那么把已有利润进行现金分红是一个很好的决定。若留存利润过多,而资本又找不到出路,管理层或许会盲目多元化。兑现股票价值方式
分红相当于给了一次$0.95 \times \text{PB}$兑现一部分股票价值的机会(由于红利税为一年以上5%)。每股分红1元,扣税后投资者拿到的是0.95元。一家公司很优秀,但证券市场不一定认可,甚至长期给出极低的价格。如果股票的价格长期在低位,特别是低于0.95PB,分红就是非常好的一个兑现方式。支持杠杆收购
稳定分红利润,是支持杠杆收购的坚实后盾。高分红可以支付杠杆收购所需支付的利息。验证资金真实性
如果公司利润长期高企,而却将利润尸位素餐地堆积在账面上,就要小心可能有假账风险。